2008/04 康健雜誌 113期
「今天的功課做完沒?你應該開始寫了吧?」
「你這種成績將來怎麼能找到工作哦!」
「你怎麼懶成這樣?」
「你怎麼可以這樣和我講話?」
這些話是不是不可思議的熟悉?當時,你是不是也希望孩子回答些什麼,但不幸的、一如以往,孩子冷著一張臉,彷彿沒有聽到任何一個字。《孩子與青少年的不講話療法》的作者臨床心理學家瑪莎.史翠斯(Martha B. Straus)表示:「最好是你什麼都不用說,但如果你想要他回答,你應該鼓勵青少年說。」
台灣的父母更是講太多。長期關注於青少年諮商的心理諮商師黃心怡觀察,常常在半小時的溝通裡,至少25分鐘都是父母在講自己認為重要的事,其實「青少年的鼻子很靈的,他一看到你的表情就已經知道你要講什麼,」黃心怡說,但青少年一點都不想聽,就用「放空」敷衍,把你的話當空氣。而且常常好意種出惡果。
例如你只是擔心她今天怎麼比較晚回家,女兒回家已經很累便回嘴:「妳很煩,又沒有怎樣,」兩人說話開始愈來愈大聲,最後媽媽脫口說出:「這是我的房子,妳必須遵守我的規定,不然妳出去,」在氣頭上的女兒把書包一摔說:「好呀,出去就出去,」便離家了。
那句氣話絕對不是母親想要看到的結果。
很多父母犯的錯誤是,以為青少年能像成年人一樣溝通的又快又清楚,事實上需要一點時間消化自己的情緒,才能講清楚、說明白。
如何當一個好的傾聽者?史翠斯博士有以下有用的建議,你「今晚」就可以試試看。
●父母不該做的事
×和青少年在早上講話,尤其是當他還在想今天其他的活動或是還沒睡醒。
×直視他的眼睛。
×等他們不會分心的時間,才和他們約時間談重要的事。
×禁止青少年咆哮、摔門、哭泣,或說「等你平靜下來,我們再繼續談」。
×問一般的問題,如「你今天學校怎麼樣?」
×當你認為青少年已經講完了,就開始講你的想法。
×話題集中在瑣事。
×給他們不需要的建議。
×假設你知道他們會說什麼,因為你曾經也是青少年。
×當他在講困擾他很久的事時,開他玩笑。
×在他們某些行為後,問「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今天的功課做完沒?你應該開始寫了吧?」
「你這種成績將來怎麼能找到工作哦!」
「你怎麼懶成這樣?」
「你怎麼可以這樣和我講話?」
這些話是不是不可思議的熟悉?當時,你是不是也希望孩子回答些什麼,但不幸的、一如以往,孩子冷著一張臉,彷彿沒有聽到任何一個字。《孩子與青少年的不講話療法》的作者臨床心理學家瑪莎.史翠斯(Martha B. Straus)表示:「最好是你什麼都不用說,但如果你想要他回答,你應該鼓勵青少年說。」
台灣的父母更是講太多。長期關注於青少年諮商的心理諮商師黃心怡觀察,常常在半小時的溝通裡,至少25分鐘都是父母在講自己認為重要的事,其實「青少年的鼻子很靈的,他一看到你的表情就已經知道你要講什麼,」黃心怡說,但青少年一點都不想聽,就用「放空」敷衍,把你的話當空氣。而且常常好意種出惡果。
例如你只是擔心她今天怎麼比較晚回家,女兒回家已經很累便回嘴:「妳很煩,又沒有怎樣,」兩人說話開始愈來愈大聲,最後媽媽脫口說出:「這是我的房子,妳必須遵守我的規定,不然妳出去,」在氣頭上的女兒把書包一摔說:「好呀,出去就出去,」便離家了。
那句氣話絕對不是母親想要看到的結果。
很多父母犯的錯誤是,以為青少年能像成年人一樣溝通的又快又清楚,事實上需要一點時間消化自己的情緒,才能講清楚、說明白。
如何當一個好的傾聽者?史翠斯博士有以下有用的建議,你「今晚」就可以試試看。
●父母不該做的事
×和青少年在早上講話,尤其是當他還在想今天其他的活動或是還沒睡醒。
×直視他的眼睛。
×等他們不會分心的時間,才和他們約時間談重要的事。
×禁止青少年咆哮、摔門、哭泣,或說「等你平靜下來,我們再繼續談」。
×問一般的問題,如「你今天學校怎麼樣?」
×當你認為青少年已經講完了,就開始講你的想法。
×話題集中在瑣事。
×給他們不需要的建議。
×假設你知道他們會說什麼,因為你曾經也是青少年。
×當他在講困擾他很久的事時,開他玩笑。
×在他們某些行為後,問「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