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拉又吐的小孩該如何

   嘔吐和腹瀉是小兒疾病常見的症狀。有時會兩者一起出現;有時卻只出現其中一種症狀。對於嘔吐和腹瀉的診斷是決定於小孩的年紀和平時的健康狀況而定。醫師會依病童不同的症狀給予不同的處置,以下是對於醫師給予的處置之一些說明。
如果有嘔吐的情況(不管有沒有腹瀉):
1.    二十四小時之內只飲用清淡流質的飲食,不要給予牛奶及奶製品或固體食物、飲用生水。
2.    一歲以上的小孩可以飲用一些流質飲食;例如,果汁、清湯、口服電解水、冰棒和果凍也可以補充水份。
3.    清醒時,可以每15-20分鐘給予少量的水份,約10CC。少量多餐的餵食是止吐的關鍵;如果小孩可以忍受的話可以漸漸的增加餵食的份量。
4.    在這一段只吃流質飲食的期間,若嘔吐的情形有改善,可以恢復正常飲食。
5.    若仍不能控制嘔吐,則需再重新評估病情。
如果有腹瀉但沒有嘔吐:
如果只有拉沒有吐的時候,除非醫師建議,通常不需要限制小孩喝牛奶。可吃止瀉飲食12天,如香蕉、稀飯、蘋果泥或吐司(可加果醬但不可加奶油)。避免油炸或辛辣的食物。
1.    鼓勵小孩多攝取大量的水份以補充大便中流失的水份。
2.    如果腹瀉太厲害,避免糖份太高的飲料。
3.    病程有時會拖得比較久。如果情況沒有改善,則需重新評估病情。
4.    不要自行服用未經醫師開立處方。
如果有下列脫水的症狀時,需就醫觀察:
1.    嘴唇乾燥。
2.    非常口渴。
3.    八至十二小時沒有小便、少量的茶色尿。
4.    嗜睡。
5.    哭的時候沒有眼淚。
6.    吐的時候有黃綠色的膽汁。
7.    血便。
8.    肚子痛得更厲害。
9.    解尿疼痛。
10.   嚴重的頭痛、頸部僵硬。
11.   不正常的行為舉動。
12.   出現紫色或不尋常的疹子。
13.   高燒不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te 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