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包括各段結腸和直腸到肛門。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大腸癌的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衛生署最新的報告(民國九十五年)指出,台灣人死於癌症的順位,大腸癌佔第三位,不論發生率或死亡率都是十大癌病的第三位。 

一、大腸癌的危險因子

在認識大腸癌之前,先讓我們知道有哪些人比較容易患有此病症,以多加關懷自己與身邊的朋友們,以下將分成幾點作敘述:

(一)年齡:年齡較大的人較易罹患大腸癌,特別是50歲以上的銀髮族朋友。大腸癌可以是發生在任何年紀的。但超過90%的大腸癌病人,多大於50歲。只有少數病人不到二十歲即罹患大腸癌。

(二)生活習慣:生活習慣包括生活作息、飲食與運動。長期工作壓力大,工時常或不定者,較容易患有腸胃方面的疾病;攝取高熱量、高脂肪、及低纖維的飲食,嗜酒者,在諸多研究中皆已提出罹患腸胃疾病進而產生癌變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又若身體活動量少者也得多加注意,適當地運動有助於降低罹患大腸癌機率。

(三)疾病史:在此分成家族病史與個人病史來認識。家族中有人曾罹患大腸癌是相當重要的危險因子。約莫10%的大腸癌病人,已有親屬罹患過或正罹患大腸癌。個人方面,據研究顯示,卵巢、子宮、或乳房曾患有癌症的女性,未來發生大腸癌的機會較大。而大腸癌病人更要預防二次罹患大腸癌。

(四)其他:大腸的黏膜細胞,可能會生長成一種凸出腸道內壁表面的良性腫瘤,我們稱之為〝瘜肉〞,50歲以上的人相當常見。可能會演變出癌細胞,等於是大腸癌的前身。而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腸炎,也會增加發生大腸癌的危險性。

二、臨床症狀

不同的癌細胞和不同的人一樣,勇有不同的個性(特性),長在哪裡也會造成人體不同的影響。大腸癌早期的症狀較不明顯,和人類一樣,個性還不成熟,病患和醫師一不小心就忽視了,以致延誤了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的時機。雖然腸癌患者的臨床症狀長短和臨床分期沒有絕對關係,但一般相信:病程越長,癌細胞浸潤程度就越深且廣,局部淋巴轉移,甚至經由血液的轉移之可能性相對提高,而切除率及存活率也就減少了。因此下列幾項臨床症狀條列之,以期人人可以多加觀察或做好防範:

(一)便血與排便習慣改變:便血是大腸癌最常見的徵狀,幾乎一半以上的大腸癌病患都有此症狀。若病患是左側結腸及直腸發生癌變,則高達70﹪以上有此症狀。而若便血呈鮮紅顏色,且和糞便完全分開,則以患有痔瘡、直腸炎的居多。大腸癌的出血往往是少量且間歇性的,尤其右側大腸癌之出血,往往和糞便均勻混合,不易由肉眼查覺,經常在嚴重到貧血而產生全身症狀時才被查覺。

排便習慣改變,包括排便頻率改變,糞便管徑變細,裏急後重(即易腹瀉,瀉完肛門趕到重墜無力)及排便時肛門疼痛等。這些症狀主要是腸腔被腫瘤部份阻塞所造成,以左側結腸癌及直腸癌最明顯。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病患有此症狀。不過臨床上碰見這種症狀時,必需和大腸急燥症作鑑別診斷。

(二)腹痛與腹部腫塊:約有1/32/3的病患有腹痛,可能是腸癌的局部浸潤或是腫瘤部份阻塞腸腔所造成,因此痛的部位不定,且痛的形式和大腸急燥症並不相配合。能觸摸到腫塊者,以在右側患大腸癌者居多,高達50﹪之右側大腸癌患者可以在同一區相關部位觸摸到腫塊。不過隨著腸癌篩檢的進步,早期大腸癌的比例漸漸增加,相信臨床上可觸摸到腫塊的病例會慢慢減少。

(三)其他:包括局部膿瘍、管腸套疊、腹水等。若是出現體重減輕、虛弱發燒,或各種轉移現象時,往往表示晚期症狀,癒後不良。

三、治療方法

大腸癌之治療有以下三種,手術、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及化學治療,根據病患之嚴重度而可能有不同的合併之治療方法:

(一)大腸手術切除:通常是將罹癌部位切除再將好的腸子連起來,或許做腸造口手術。

(二)放射線治療:此為一種輔助性療法,用來減緩病情的嚴重度,但無法治癒大腸癌。

(三)化學治療:全身性的化學治療可有效殺死癌細胞並延長患者之存活率。

四、療後注意事項:

()年齡:年齡小於40歲之大腸癌患者,多數報告認為其預後較差,尤其是小於20歲患者。

()性別:一般女性患者的5年存活率比男性患者來得稍高,但預後並沒有明顯的差異。

()腫瘤位置:多數報告認為結腸癌5年存活率比直腸癌要好,且愈靠近直腸末端,癒後愈差。

()阻塞:大腸癌造成腸阻塞的患者,其預後比沒有造成腸阻塞的患者來得差。一旦有腸阻塞,腸腔內壓也隨之增加,開刀時因此會增加病灶處淋巴流量,亦增加癌細胞四處漫延的機率,造成較低的5年存活率。

()腫瘤的大小:假如可以切除的話,大腸結腸癌的大小並不影響五年存活率。

()腫瘤侵犯腸腔圓周的比例:腫瘤侵犯腸腔圓周的部位愈大,則預後會愈差。當腫瘤佔據整個腸腔的圓周而形成環狀,則轉移至淋巴結及血管侵犯的機率愈大;因之預後也較差。

()原發性腫瘤的型態:瘜肉狀的腫瘤會往腸腔突出生長,因此較不易往腸壁深層浸潤。而潰瘍性腫瘤通常會穿透管壁,容易轉移到淋巴結,因而形成較差的預後。

()腸穿孔:大腸癌所造成的腸穿孔,雖很少見,但也是最嚴重的急性腹症之一。一旦腫瘤造成大腸穿孔,則其5年存活率比沒有造成腸穿孔的腫瘤患者來得差。

()癌症侵犯深度:5年存活率與癌症侵犯腸壁深度成反比,只有在癌症侵犯到大腸相連的器官時,其預後才會明顯地變差。因癌症侵犯大腸周圍相連的器官時,其手術切除率下降,而淋巴結轉移率大增。但當它幸運地可以被切除根治時,則其5年存活率與侷限於腸壁內之癌症卻又無明顥差異。

()淋巴癌轉移:開刀時淋巴結轉移之有無,對於預後有很重大影響。患者若沒有淋巴結轉移,則其預後明顯地比有淋巴結轉移者來得好。淋巴結侵犯數目似乎與預後有相關;沒有淋巴結轉移,14個淋巴結轉移及5個以上淋巴結轉移,其五年存活率分別為79.4﹪,3﹪和5﹪。

(十一)腫瘤細胞去氧核醣酸(DNA)含量:腫瘤DNA含量為非雙套染色體(aneuploidy)之病人其存活率遠較雙套(euploidy)者為差。

五、參考資料:

中區醫療資訊網 電子報 〈淺談大腸癌及其治療〉彰化基督教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林正純主治醫師撰
http://203.75.24.49/iscomdms/epaper/ep_prev.asp?eh_no=0503150001&epaperno=0003

台灣醫學會〈大腸直腸癌在台灣〉行政院衛生署八十年度委託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http://formosan.mc.ntu.edu.tw/medicial_data/taiwan05.htm

台灣癌症防治網 〈大腸癌會遺傳嗎?〉大腸直腸外科 王煥昇醫師
http://www.tccf.org.tw/magazine/maz24/m7.htm
行政院衛生署
http://www.doh.gov.tw/cht2006/index_populace.a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te 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