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天后宮
澎湖天后宮是全臺最早創建之媽祖廟,原名娘媽宮,是傳統寺廟建築之代表。媽祖歷經宋、元、明三朝只封為天妃,是中國沿海省份最受崇敬的海神;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襲澎,宣稱曾得媽祖庇佑,翌年清廷晉封天妃為天后,其廟遂稱天后宮。天后宮在清代之規模已完成了三殿式格局,至民國十二年又有一次大修,前殿三川門,中殿為正殿,殿前加拜亭,後殿為二層樓閣,稱為清風閣。廟前廣場,地面鋪石,並有照壁,廟後隆起土丘,成為廟身之靠山,此連串設施及前低後高之安排,俱屬中國傳統建築之標準格局。
四眼井
「四眼井」的開鑿年代距今約300年(約明代中葉),位於馬公鎮中央街北端,在74年11月27日已公告為三級古蹟。媽宮自唐宋以後就是「東洋」航線的中繼站,四孔井可能因位置低窪,可匯集三方泉水而成為過往船舶之加水站,因而逐漸被整砌成大井。後來在附近居民逐漸增加後,為維護汲水安全及秩序,乃以石板鋪蓋,上鑿四個井口,據傳中央街舊名大井街,即因本井而得名。
四眼井深約5.6公尺,徑約2公尺,逢旱不涸,水質清涼,本是極為優良的飲水,但自從有自來水設施以後,已變成了洗滌用的水井了。
觀音亭
觀音亭也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廟,建於清康熙35年,祀奉觀音。廟前兩隻大獅是用糯米漿、石灰、黑糖水調和砌成,歷經多年依舊坐鎮廟前不壞,黃昏時夕陽的餘暉渲染滿整個天空,景色相當美麗,是許多旅客戲水的最佳場所,夜晚時又有西瀛虹橋點輟,七彩的虹橋使得觀音亭的夜更炫麗,每年海上花火節施放煙火的地點就在虹橋上,每每吸引許多遊客前來共襄盛舉。
觀音亭(觀音廟位於媽宮城牆西側海岸邊,創建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為遊擊薛奎所創建。廟內腆奉大慈大悲南海觀世音菩薩。
觀音亭自,遊擊薛奎擴建為廟後,乾隆二十九年(1764) 曾予重修。今觀音亭廟內懸有一乾隆二十九年之木質古聯。「乾隆甲申仲秋祥雲靄靄來南海,甘露湛湛潤炎方。護理副總兵官戴福敬立」。迨乾隆四十六年(1781) 予以重建。《澎湖續編》『廟祀』記載: 前廳陳銓會同澎協馬蛟、溫靖,烽火參將魏大斌,左右營遊擊黃必成、柴大紀,守備楊開春、謝恩,千總潘鍾、黃捷魁等勸捐,撤基全修。
至嘉慶十年十月(1805) 再予重修。「澎鎮副總兵官王得祿,護協陳景星,遊擊聶世俊、盧慶長,守備時胡麟、黃定國復倡捐重修。」道光六年(1826) 通判蔣鏞會同協鎮孫得睦、左右營遊擊黃步青、林廷福倡捐修建觀音亭果惻外日房為龍禪例。至光緒元年(1875) 再予重修。「澎鎮副總兵官王得祿,護協陳景星,遊擊聶世俊、盧慶長,守備時胡麟、黃定國復倡捐重修。道光六年(1826) 通判蔣鏞會同協鎮孫得發、左右營遊擊黃步青、林廷福倡捐修建觀首亭東側廂房為龍神祠。至光緒元年(1875)再由例貢生黃學周,水師副將昊奇勳等捐款重建,並於光緒二年六月(1877) 竣工落成。
光緒十一年(1885)清、法戰爭,法軍入侵澎湖。清軍無力抵抗,澎湖隨即淪入無政府狀態。混亂中台州勇、廣勇趁勢大掠媽宮街,街內商家俱毀,觀音亭亦遭劫,廟貌全非。(另一說為法軍所掠) 廟內十八羅漢失而復得。
清、法議和後法軍撤澎,通判鄭膺然也因澎湖失守,被發配烏龍江。光緒十二年(1886) 程邦基接任澎湖通判後,曾捐款略為修護。到光緒十七年(1891) 總兵吳宏洛捐銀五百兩再予修補。並留有「慈航普濟」匾,上款「光緒歲次庚員(十六年、1890)菊秋吉旦」、下款「總帶宏軍前營花翎儘先補用遊聾劉忠樑敬叩」。乙未之戰,日軍攻澎,觀音亭復遭兵燹損失頗鉅。
昭和二年(1927) 觀音亭眾信徒向澎湖廳長增永吉次郎及三浦光次街長申請重建,待其許可後即著手興工。此次修建除觀音亭主建築外,並於南側放生池中增蓋木造京亭乙座。總工程費為二萬二千日圓。至民國四十六年(1957) 農曆十月二日再由馬公東、南、北三甲信士倡議,組修建委員會捐資擴建。並於民國四十八年(1959) 修建竣工落成至今。
觀音亭廟宇樣式由於多年來未曾大肆修建,故尚保有閩南傳統樣式。廟前矗立一對雄、雌石獅,乃光緒十三年(1887) 十二月興建澎湖總鎮衙署時,遵古俗立石獅於門前為驅邪鎮煞。至昭和十年(1935) 新廳舍落成,舊總鎮署廳舍拆除之際,地方鄉耆不願石獅淪落,經協議後移至觀音亭翩前。另廟前古鐘亭中之: 古鐘,為光緒十二年(1887)改建時設置,民國六十九年(1980) 六月十六日海軍澎湖第二造船廠協助修護。今觀音亭畔每至黃昏時分,已成居民拂風欣賞落日餘陣的最佳去處。
馬公港
指的馬公港是第一商港,位於港務大樓的港口。貨輪以及往返台灣的台華輪以及明日之星號是港口的景色,每日的交通、貨物運輸的情況可以在這裡感受到這股濃濃的生命力。特別的是台華輪兼負載客、貨物運輪的任務,出港或是入港的景致令人有不同的感受,是離別還是迎接,人來車往,貨物卸下、人潮上下船的繁忙情形,馬公港形成一處澎湖人的精神象徵,看到的是代表在地的生活,來到這裡,可以想像昔時與現今此港的位置與馬公市的關係,是如此的緊密。
菊島之星
位於澎湖縣馬公第二漁港的『菊島之星』,又名為『漁產品直銷中心』,是一個仿船型的大型購物廣場,裡面不但有大海中所孕育的新鮮海產,還有眾多的海產加工品,以及品嚐新鮮海產的餐廳區,不但外型特立,且硬體設備完善,值得到此一探究竟。
漁會直銷中心於菊島之星一樓建立了『直銷部門』,並於直銷中心對面建立了『漁業博物館』,以及『文石展示區』,以提供觀光客對於澎湖有進一步的了解。
一樓為水產及特產品展示區,二樓為餐廳區,來到此可以吃到道地新鮮海產,亦可買到特有的文石,集海中精華於一身。三樓是菊島之星的心臟部位-操控室,操控室內部不但有操縱方向的舵盤,還有經緯儀、衛星定位、聲納等真實的船配備,供人參觀。
四角嶼
四角嶼位於風櫃尾半島西北約350公尺,位處扼守馬公港口,因呈四方形而得名。本嶼為一標準方山島嶼,高約12公尺。俚諺所謂「桶盤四角捧金瓜」,四角即指的就是四角嶼。
桶盤嶼
桶盤嶼位於馬公港西南方,距馬公市約七公里,因外型酷似桶盤而得名。東、南、西三面海岸均圍繞著巨大玄武岩柱,奇岩怪石星羅棋佈,素有「澎湖黃石公園」之雅號。西南方之海蝕平臺,退潮時露出似火山口之中央有一突起之岩塊宛如觀音盤座之蓮花台。四周海底景觀瑰麗迷人,為潛水者之樂園。
雞善嶼
雞善嶼位於北寮東北側,四周之柱狀玄武岩節理十分發達,外型高低變化多端,宛如管風琴之琴管環繞。岩壁陡峭,島上成為海鷗棲息繁衍及產卵築巢之處所,不適宜遊客攀爬,以維海鷗棲息環境,遊客可於海上乘船攬勝。雞善、錠鉤兩座無人島嶼的柱狀玄武岩相當發達,色景原始自然,早已被劃為玄武岩自然保留區。島上峻秀嶙峋的岩林,如造物者鬼斧神工之作,因此分別有「小桂林」之雅稱。
隘門沙灘
隘門沙灘由珊瑚與貝殼碎屑、微體生物等組成,其中以星狀的有孔虫最令遊客驚艷。此地同樣細密的美麗沙灘其實是與林投沙灘相連的,由於有相同海天一色的美景,所以成為澎湖當地居民遊樂的最好休閒場所。在沙灘上可以騎著由金沙灘業者所提供的沙灘車,也可以玩其它水上相關活動。
通樑古榕
位在通樑村保安宮前,繁枝成蔭的通樑古榕,已超過三百高齡,樹高約五公尺。關於古榕的由來,在民間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根據《白沙鄉志》之氏族記載,古榕樹為通樑林氏後裔林瑤琴於清嘉慶年間所植。另一傳說是在清朝康熙年間,從一沉沒商船中漂流至通樑村海邊,而由村民拾獲,並將之栽種在保安宮前。至今古榕已茁壯成蔭,並長有九十多支大氣根,覆蓋面積更達六百六十餘平方公尺,是草木生長不易的澎湖一處難得的庇蔭落腳處,其頗富傳奇色彩的身世,不但成為澎湖家喻戶曉的名勝,更是國內知名的「神木」之一,在澎湖早有「通樑榕,赤崁宮」之口譽。
跨海大橋
位於白沙島與漁翁島之間的的跨海大橋,南北跨越以急流聞名的吼門水道,使馬公、白沙、西嶼三個大島連為一體。大橋全長五千多公尺,為遠東第一深海長橋。橋面南北兩端入口設有狀似彩虹的白色拱型橋門,經常吸引觀光客下車拍照。民國八十五年,新橋改建完成,橋上彩漆紅白兩色,在藍天中更顯醒目,現已全線雙向通車,並增設人行專用道,讓行人可以安心漫步橋面,欣賞夕陽海景、傾聽潮水浪濤、觀看漩渦急流中的大橋景觀。
二崁村(二崁古厝)
二崁村位處於,東、西兩高地之間的凹地上,有效避開冬天強勁的東北季風,因此稱為二崁村(崁是高地的意思)。全村為「陳」姓的單姓聚落,據傳開基祖陳延益公在清朝順治年間,由金門下坑移居大池角,傳至第三代後,因子孫日益增加,及為了從事農漁的營生,才陸續遷移到現今的位置。整個聚落的屋舍呈現梳式配置的工整排列方式,由於整個村落尚維持原貌,保存至少有二十棟傳統合院式古厝,足堪代表當地的特殊人文地理景觀。
西嶼西臺
西嶼西臺始建於明鄭末年,清康熙56年(西元1717年)改建成清式海防小砲臺,配置火砲3尊,煙墩3座,營舍5間。光緒10年(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起,澎湖不守台灣瀕於危殆,幸賴劉銘傳艱苦奮戰始得保全。中法戰爭後光緒11年建臺灣為行省,以劉銘傳為首任巡撫,策劃臺澎防務。西嶼西臺於光緒13年興工,清巡撫劉銘傳聘德人鮑恩士設計,命澎湖總兵吳宏洛督造。本炮台規模浩大,施工情形甚為艱苦,歷時近兩年,於光緒15年才竣工。
西嶼西臺位於內垵、外垵兩村間,臨海海拔53公尺的高地上,佔地約8.15公頃,四周高築牆垣,牆內即壘石成壇,壇上放置大砲,壇下即建成三進「王」字形地下隧道式的營房,寬13尺,高11尺,石壇拱頂縱橫貫通,可與砲台互通消息,儼如一地下堡壘。本砲台為內凹形,自外至內依次為外堡門及外土垣、內壕溝、內土垣及內堡門、砲座、甬道及兵房、內校場;大門位於北側,兵房為守軍駐紮及休息之地,門額上書「西嶼西臺」,為劉銘傳所題。堡上安裝十九世紀的英製「阿馬士壯」新式大砲四門(12吋一尊、10吋二尊、6吋一尊)及銅砲二門,以防止企圖侵入媽宮的敵人,只可惜現在大砲均已無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