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日高溫多雨,潮濕加上悶熱環境,是腸胃道疾病的流行期,無論大人小孩,都出現上吐下瀉、食欲不振等症狀。台北醫學大學傳統醫學科醫師張家蓓表示,這兩天氣候變化大,易影響脾胃功能,加上外在環境的病菌,免疫系統較差者就容易生病。中醫理論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若腸胃消化吸收佳,飲食調和氣血順暢,才有足夠抵抗力抵禦病菌。張家蓓醫師表示,《內經》中提到「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精」是指構成人體活動的基本物質,若冬天不注意保暖、疾病未治癒,熬夜、過度勞累等耗損身體能量,春天就容易引發病徵。

蓮子薏仁增食欲
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施純全表示,只要脾胃調理好,病毒不易入侵,人就不容易生病。可自行做中藥茶飲,如菊花茶和烏梅湯等,而四神湯是最簡易且平和的湯品,為調養脾胃的首選。另外,也可直接用茯苓和芡實各11沖入500c.c.熱水泡成茶飲喝,或直接吃薏仁、蓮子湯,增食欲。

健脾四神湯
作用:增食欲、補脾健胃、止瀉等作用。
材料:薏仁和蓮子各15、淮山、茯苓和芡實各10、酸菜2湯匙、米酒1湯匙、薑3片、豬肚半個。
作法:藥材先浸泡20分鐘,再以大火煮滾後,加鹽調味即可。
提醒:長期便秘者不宜。豬肚可用豬腸或排骨替換;酸菜、米酒、薑若給小朋友喝時可省略。

清熱菊花茶
作用:養脾健胃、調整腸胃環境、清熱解毒。
材料:需白菊花15、金銀花12、板藍根12,荊芥6及薄荷6
作法:加入300c.c.清水,以小火煮滾後即可飲用。
提醒:脾胃虛寒者不適飲用。

開胃烏梅湯
作用:促進食欲,調整腸胃道、預防病菌。
材料:烏梅、山楂各19、洛神花、甘草各11
作法:以1000c.c.水煮沸,轉小火燜1小時,加冰糖即可飲用。
提醒:腸胃較虛弱者,可先將山楂以小火乾炒到微黑,再沖泡茶飲。

吃香菜調整免疫力
胃口不好時可將香菜、紫蘇、九層塔等辛香料放進菜餚裡,不但可開胃,也具殺菌效果,能預防感冒。調整免疫力要先減少腸胃負擔,多吃些清爽新鮮的綠色蔬菜,減少油膩,油炸及重口味的食物易刺激氣管,易造成發炎。另外,吃蔥、薑、蒜,可調整免疫系統。

蔥薑粥顧胃助消化
以中醫觀點,粥屬於中和之性,易吸收,多吃粥能增加津液,滋潤臟府、肌肉和皮膚,粥還有健脾暖胃、利尿、去濕熱、助消化、除煩渴和補身等作用。粥可搭配蔥、薑絲或鹽,能夠保護胃。提醒吃粥時最好要趁溫熱時吃,不要吃冷粥,容易產生反胃情況。

吃桃梅李等當季水果
桃子、李子、梅子、蘋果、葡萄、枇杷、桑椹、蓮霧和鳳梨等為春天盛產的水果,多吃可生津養脾胃。施純全醫師表示,養脾要多吃甘甜、少吃酸澀的食物,非當季、未成熟或太酸澀的水果要少吃,以免傷脾胃。而所謂多也不是全部的意思,所以不要把水果當飯吃。

幼童可吃甜杏仁
若小朋友食欲差、脾胃沒開,家長可將山楂或陳皮和排骨一起燉,若不喜歡酸味,則可用甜杏仁代替,再加入蜂蜜,給小朋友吃,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冰品易致噁心嘔吐
春天是萬木生長、伸展疏通的季節,人體要順應大地生長法則,較不會生病。少吃冰品,避免腸胃不適,如出現噁心、嘔吐或腹瀉等症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te 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