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如此激烈擠壓的職場變動,上班族到底應該怎麼辦? 首先,先看清楚你是不是落在所謂的「危險族群」內。對白領階級來說,麥肯錫的研究報告提出3個指標,用來檢視哪些工作最容易流失。分別是:

1.面對面的親近性:愈仰賴面對面進行的工作,愈不容易被取代。

2.本地化的知識:要靠了解本地文化、掌握本地客戶行為特性產生價值的工作,也不容易被取代。很多科技業編寫程式、處理文件的工作  可以移到其他國家,但是分析客戶需求,挖掘潛在商機,還是要依靠本地的業務人員。

3.複雜的溝通互動:溝通互動愈複雜的業務,愈容易出錯,企業也會偏向留在當地。反過來說,標準化、可以切割成明確流程、有國際共通的專業語言、容易數位化、本地特色不強烈的知識型工作,自然就成為企業為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思考委外的對象。萬一落在危險區內,自救之道,當然就是朝相反方向的職能發展。

在台灣還有一個獨特的地域性因素,會決定工作的所在地,就是企業在兩岸的布局發展。很多工作不只是因為成本,更因為市場、客戶、服務對象在對岸,必須移動。 要離鄉背井,一般人心理上都會有抗拒,但若把眼光放遠,這並非台灣工作人獨有的處境。美國人從東岸遷徙到西岸找工作,距離可能就超過台灣到大陸。許多老牌跨國公司,例如荷蘭飛利浦、德州儀器,經理人的生涯同樣是一路駐外,每個國家待幾年,練得一身技藝後,回到母國貢獻,直到退休。

增加個人的「移動性」(mobility),是許多人資主管共同的建議。地理上,或許工作地點離開台灣,但個人不妨視為就業舞台的延伸。因為增加異地工作歷練,本來就是人才國際化的訓練途徑。與其陷入工作消失的焦慮,不如轉為「工作不來,我去找它」的積極思考。

威廉‧布里吉斯在《新工作潮》一書中建議,個人應該努力發展以下幾種態度,頗值得參考:

1.增加自己受雇的價值:工作要有穩定感的首要條件,就是具備企業此刻需要的能力與態度。

2.培養「自營商」心態:把自己當作一個外包商來經營,而不是一個被動受雇的員工,你的工作,就是老闆外包給你的業務。

3.應變能力:能屈能伸,能拋開舊包袱,學習新知識,從挫折中快速恢復。對未來的工作者來說,更重要的功課是由內在,而非外界環境 來尋求工作的安全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ute 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